早蝉
白居易〔唐代〕
六月初七日,江头蝉始鸣。
石楠深叶里,薄暮两三声。
一催衰鬓色,再动故园情。
西风殊未起,秋思先秋生。
忆昔在东掖,宫槐花下听。
今朝无限思,云树绕湓城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农历六月初七的时候,江边树上的蝉开始鸣叫了。
蝉躲在石楠树茂密的树叶里,在傍晚的时候叫上两三声。
蝉这一叫让我忽觉自己鬓角已白,也回不去以前的家了。
秋风还没开始吹,悲伤的情绪就已从心底泛起。
回想以前还在东宫任职时,总是在槐花树下听蝉鸣。
现在无限的愁绪,就像白云覆盖城市,让人透不过气来。
注释
石楠:蔷薇目、蔷薇科、石楠属木本植物,常绿乔木类。
鬓: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,耳际之发。
东掖:宫中东侧的旁门。代指太子所居的东宫。
湓城:瑞昌市西清湓山。清湓山有井,形如盆
简析
《早蝉》是一首五言排律。此诗先点明时间与蝉鸣初起的景象,营造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;接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,写蝉声稀疏;然后说蝉鸣触动了诗人的衰老之感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;最后今昔对比,托出无限思绪。全诗以景寓情,借蝉鸣这一自然现象,细腻描绘了诗人由夏入秋时的感怀、思乡与忆昔之情。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《卖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。 2989篇诗文 1874条名句
利州南渡
温庭筠〔唐代〕
澹然空水带斜晖,曲岛苍茫接翠微。(带 一作:对)
波上马嘶看棹去,柳边人歇待船归。
数丛沙草群鸥散,万顷江田一鹭飞。
谁解乘舟寻范蠡,五湖烟水独忘机。
梁甫吟
李白〔唐代〕
长啸梁甫吟,何时见阳春?
君不见,朝歌屠叟辞棘津,八十西来钓渭滨。
宁羞白发照清水,逢时壮气思经纶。
广张三千六百钓,风期暗与文王亲。
大贤虎变愚不测,当年颇似寻常人。
君不见,高阳酒徒起草中,长揖山东隆准公。
入门不拜逞雄辩,两女辍洗来趋风。
东下齐城七十二,指挥楚汉如旋蓬。
狂客落魄尚如此,何况壮士当群雄!
我欲攀龙见明主,雷公砰訇震天鼓。
帝旁投壶多玉女,三时大笑开电光,倏烁晦冥起风雨。
阊阖九门不可通,以额扣关阍者怒。
白日不照吾精诚,杞国无事忧天倾。
猰貐磨牙竞人肉,驺虞不折生草茎。
手接飞猱搏雕虎,侧足焦原未言苦。
智者可卷愚者豪,世人见我轻鸿毛。
力排南山三壮士,齐相杀之费二桃。
吴楚弄兵无剧孟,亚夫咍尔为徒劳。
梁甫吟,声正悲。
张公两龙剑,神物合有时。
风云感会起屠钓,大人臲屼当安之。